生物群系

365网站手机打不开 admin 2025-08-02 11:43:33 阅读 2450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4年10月1日)请协助补充多方面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会因为异议提出而被移除。致使用者:请搜索一下条目的标题(来源搜索:"生物群系" — 网页、新闻、书籍、学术、图像),以检查网络上是否存在该主题的更多可靠来源(判定指引)。

不同的生物群系

生物群系[1][2](英语:biome)又称生物群区[3]、生物区系[4](biota,flora[5]),是一组以气候及地理划分的共生生物群落(包括植物群落、动物群落、土壤生物(英语:Soil biology)群落等),也是一生物地理学单位;其反映了生态学上特定的气候、植被、土壤等生态条件[6][7]。

生物群系通常以以占优势的植被类型和气候类型为特征,如热带雨林、沙漠等生态域;同一生态群系在不同地区物种成分有所不同。而生物群系根据气候、植被的纬向分布特性所划分的带状气候区,称为植被气候带。

生物群系是比生态系统更大尺度的生态环境分类方式,对应的实例是生态大区(bioregion),不应与比生态系统(对应生态区)尺度更小的群落生境混同(粗略对应生态功能区)。

地球上许多地方具有类似的非生物因子(如水、土壤等)与生物因子,换句话说就是具有类似的生态系,因而可予以归类,类似的生态系即被称为生物群系。N. A. Campbell (1996)便定义为“根据优势的植被,并以此环境中生物的适应为特征,来分类的世界主要群聚[8]”。

生物群系的划分可依照以下几种因素:包括植物构成(例如树木、灌木和草)、叶型(例如阔叶和针叶)、植物间距(森林、疏林、稀树草原)和气候。与生物地理分布区不同的是,生物群系的划分并不考虑遗传学、分类学或历史相似性的因素。生物群系通常被视为生态演替和顶极植被(局部生态系统的准平衡状态)的特定模式。生态系统由众多群落生境组成,而生物群系则是大型的栖息地类型。然而,大型的栖息地类型是妥协的结果,有着其自身固有的复杂性。一些栖息地的例子是池塘,树木,溪流,小溪,岩石下面,和在沙或泥土中的洞穴。

生物群系的基本分类有:

陆地生物群系

水生生物群系(包括淡水生物群系和海洋生物群系)

分类系统[编辑]

世界上有许多的生物群系,然而如何界定生物群系的大小或依照什么标准来分类生物群系,目前仍有许多的论述与见解[9],学界中较为知名的有以下几类:

Holdridge Scheme

Whittaker's Biome-type Classification Scheme

Walter System

Bailey System

WWF System

Manuel Carl Molles, Jr.(2005)强调降水与温度对于生物分布重要限制因子,把世界的植被气候带分成

热带雨林(Tropical Rainforest)

热带季节干旱林(Tropical Dry Forest)

热带疏林(Tropical Savanna)

沙漠(Desert)

地中海型气候带(Mediterranean Woodland and Shrubland)

温带草原(Temperate Grassland)

温带森林(Temperate Forest, Old Growth)

北方针叶林(Boreal Forest, Taiga)

冻原(Tundra)

山地(Mountains)

生物群系地图[编辑]

冰盖及极地荒漠 冻原 针叶林 温带阔叶林 温带草原 亚热带雨林 地中海硬叶林 季风雨林 沙漠 近沙漠 干旱草原 半干旱沙漠 稀树草原 多树草原 亚热带干燥林 热带雨林 高山苔原 山地森林

参考文献[编辑]

引用[编辑]

^ 生物群系. 术语在线.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简体中文)

^ 生物群系. 乐词网. 国家教育研究院 (中文(台湾)).

^ 生物群区. 术语在线.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简体中文)

^ 生物区系. 术语在线.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简体中文)

^ 区系. 术语在线.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简体中文)

^ Rull, Valentí. Organisms: adaption, extinction, and biogeographical reorganizations. Quaternary Ecology, Evolution, and Biogeography. Academic Press. 2020: 67. ISBN 978-0-12-820473-3.

^ The World's Biom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trieved August 19, 2008, fro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Museum of Paleontolog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Campbell, N.A. 1996. Biology, 4th ed.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此转录自《The world's biomes》网页,此网页的气候带分类与Campbell定义不太一致,将biome分成六种:淡水、海洋、沙漠、森林、草原、苔原。但有些生态学者可能会另有高山、极地、地中海型等biome

^ The world's biom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此网页的气候带分类与Campbell定义不太一致,将biome分成六种:淡水、海洋、沙漠、森林、草原、苔原。

来源[编辑]

Campbell, N.A. 1996. Biology, 4th Edition. The Benjamin/Cummings Publishing Company, Inc., Menlo Park, California.

Molles, Manuel Carl, Jr. 2005. Ch2. life on land. p. 14-51. In Ecology: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 3nd ed. p. 622.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New York. ISBN 0-07-243969-6.

外部链接[编辑]

世界生物群系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Missouri Botanic Garden

全球现有和陆地生物群系地图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参见[编辑]

植物主题

气象主题

地理学主题

地球科学主题

气候

生态气候图

查论编生物群系和生物地理分布区(生物地理学)生物群系陆地生物群系极地/山地

冻原

北方针叶林

山地草原和灌丛

温带

温带针叶林

温带阔叶混交林

温带落叶林

温带草原、稀树草原和疏灌丛

热带

热带和亚热带针叶林

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热带亚热带旱生阔叶林

热带亚热带草地、稀树草原和疏灌丛

干燥

地中海森林、疏林和灌丛

荒漠和干燥疏灌丛

潮湿

泛滥草甸和泛滥稀林

河岸带

湿地

红树林

水生生物群系

池塘

沿岸带

潮间带

红树林

海藻林

珊瑚礁

浅海带

远洋带

海底生物界

海底热泉

冷泉

底层区

其他生物群系

岩生带(英语:Endolith)

生物地理分布区陆地分布区

旧热带界

南极界

澳新界

东洋界

新北界

新热带界

大洋界(英语:Oceanian realm)

古北界

海洋分布区

北极界(英语:Arctic realm)

印度洋-太平洋中部(英语:Central Indo-Pacific)

印度洋-太平洋东部(英语:Eastern Indo-Pacific)

南冰洋

澳大拉西亚温带(英语:Temperate Australasia)

北大西洋温带(英语:Temperate Northern Atlantic)

北太平洋温带(英语:Temperate Northern Pacific)

南美温带(英语:Temperate South America)

非洲南部温带(英语:Temperate Southern Africa)

大西洋热带(英语:Tropical Atlantic)

东太平洋热带(英语:Tropical Eastern Pacific)

印度洋-太平洋西部(英语:Western Indo-Pacific)

细分

生物地理区列表(英语:List of biogeographic provinces)

生物区(英语:Bioregion)

生态区域

生态区域列表

“全球200”生态区域(英语:Global 200)

另见

生态分类(英语:Ecological classification)

植物区系

植被

动物地理学

华莱士线

相关文章